拿起焊枪,戴上护具,焊花飞舞的施工地是中海福陆重工有限公司结构产品部四队队长朱化学最专注的“舞台”。
“朱队长生活中很腼腆,但一说到焊接就能滔滔不绝讲下去”,在中海福陆重工有限公司提起朱化学,很多人竖起大拇指。深耕海洋石油行业20余年,朱化学以匠心坚守初心,以奉献践行使命。从业以来,他从一名“技术小白”成长为如今人们口中的“焊接大家”。
参与过多个高难度项目的他,曾获bet356体育在线:“特级工匠”“bet356体育在线:劳模”“全国优秀农民工”“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以及2022年第三季度敬业奉献“珠海好人”、2022年第四季度敬业奉献“广东好人”等多个荣誉称号。日前,他被评为2021-2023年度“bet356体育在线:道德模范”。
01
“我不属于天才,靠的只有勤奋”
在施工地,一听到焊接声,就能判断出电流、电压、焊接参数等指标,这是朱化学在日复一日地实践和汗水中练就的绝活。
“我不属于天才,靠的只有勤奋。”谈起斩获的一张张国际焊接资质证书,朱化学坦言,很多人并不知道,技艺精湛的他当年考中级工考了3次、高级工考了2次。“2002年我第一次参与上海外高桥船厂建造海洋石油储油船建造项目,由于经验不足,几乎每焊接一道口都有返修,我甚至有些怀疑自己。”
接二连三的失败没有让他退缩,朱化学抽出bet356亚洲版在线体育投注的时间钻研练习,每天从早晨7时干到晚上11时,别人都去焊接平焊时,他一直在焊接难度最大的仰焊。4个月后,练就一身精湛技艺的他获得了项目嘉奖。
凭借这股“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和拼劲,他从一名技术“小白”成长为如今的焊接专家,熟练掌握了深海工程手工电弧焊6GR、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6GR等先进焊接技术。
“有些人是为了焊接而焊接,我们是为了焊好而焊接。”海洋工程钢结构焊接对技术和质量要求极高,对待钢结构焊接工作,朱化学始终抱着近乎苛刻的严谨态度。小管径焊接机械装置,就是他根据20多年来积累的相关数据而设计的,使施工效率至少提高20%,节省人工35%。像这样的革新设计,朱化学和团队完成过很多,其中有8项获得国家专利。
02
“哪怕是一颗螺丝钉,也要扎得稳、站得住”
中海福陆珠海制造厂是世界上最大的深水海洋工程制造厂之一,能够制造世界上最大的深水海洋工程模块。在这个庞大的工程体系当中,钢结构焊接是其中一个小环节,但对项目的安全和质量保障很关键。
“哪怕是一颗螺丝钉,也要扎得稳、站得住!”朱化学说。作为队长,他一次次带领团队冲锋在前。
陆丰151导管架项目是中海福陆的重点项目之一,是目前亚洲设计水深最深的导管架,建成后将为南海陆丰油田群服务,对保障国家能源供给稳定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面对技术难度高、建设工期紧、开工时间正处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等重重困难,朱化学在企业复工复产后,第一时间回到工作岗位,带领团队加班加点完成项目计划、图纸等工作,让环节繁复的施工流程更加规范清晰,确保近百人的施工团队在短时间内快速运转起来。
项目开展后,又一个棘手问题摆在他面前,陆丰导管架设计水深280多米,重量达3万多吨,焊接工作量大、难度高,如果使用传统方法,容易出现因焊接应力造成的裂纹问题,给项目带来较大的安全风险和质量风险。
为攻克这一难题,朱化学与团队查阅大量资料,经过多次试验、调整,最终成功革新该项焊接工序,不仅大幅减少裂纹问题,还将工作效率提高了30%。
像这样的“硬骨头”,在朱化学的职业生涯中还出现过许多次。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总是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协同团队圆满完成泰国ZIWATIKA导管架、文昌9-2/9-3/10-3气田群开发建设、LNGC模块等一系列国内外重大项目。
03
“不仅要自己干得好,还要带动别人干得好。”
除了在本职工作中发光发热、精益求精外,作为党员的朱化学还义务组织了多次焊接技术培训,每一次都将自己掌握的“独家绝技”倾囊相授。
“不仅要自己干得好,还要带动别人干得好。”朱化学说,自己很喜欢培训这项工作,“很多人焊接时会遇到瓶颈,不明白为什么总是做不好。我会通过观察他的焊接手法,引导他提升技能。在培训时,我找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在他手把手的指导下,同事们先后获得广东省高级焊工职业技能竞赛第一名、广东省技术能手、bet356体育在线:技术能手、香洲工匠等多项荣誉。
他抓住每一个机会,为工友们“传道、授业、解惑”,在ZIWATIKA导管架建造项目中,他带领团队完成焊接实验的同时,培训出具备手工电弧焊6GR资格证书的焊工近70名、手工电弧焊加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6GR资格证书的焊工80多名,完成分包商考试约200人。
2020年,朱化学技能大师工作室正式成立,为海油工程珠海建造场地培养出了大批如2022年度“嘉克杯”冠军王佳鑫、2019年“嘉克杯”最佳质量奖欧金耀、钟俊生、程方等优秀技能人才,为海洋石油装备建造持续注入新动能。
一把焊枪写春秋,海洋强国竞风流。朱化学20余年如一日在焊接生产一线奋斗拼搏,用一颗不畏艰苦的工匠之心为海洋强国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来源:南方+、羊城晚报、观海融媒、中国海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