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记者 唐琳 实习生 林梅 来源: 发布时间:2013-10-23 12:19:49
| ||||
“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世界”。
当前,我国农业正在历经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发展转变过程。在推进过程中,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面临哪些突出问题,在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中,有哪些具体解决措施?农业的核心——种子产业,又存在哪些短板,改革路径如何?我们应该怎样看待面临巨大争议的转基因农业技术?
怀揣着这些问题,《科学新闻》采访了国家科技部副部长张来武。
《科学新闻》:一个国家的农业现代化,某种程度上是经济水平和综合国力的体现。众所周知,中国的农业现代化程度跟欧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请问张部长,我们的差距具体在哪些方面?如何缩小这种差距。
张来武:差距主要还是体现在农业发展方式方面。我国内地农业的发展方式,还是以传统要素为主,在科技、金融、信息、生产能力、管理水平方面,与现代化的要求相差较大。要缩小差距,我们就要想办法把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在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转变过程中,科技水平、金融能力、信息化水平和管理水平缺一不可,但金融能力是非常关键的一点。因为来自社会的风险投资,可以为传统农业引入现代农业的管理方式、科技能力和信息化水平,把传统农业做成农业工业,做成品牌农业,进而形成高附加值的农业产业,把农民变成职业农民,实现农民的职业化转变。
《科学新闻》: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科技部的有哪些具体措施来解决转变中这四大难题?
张来武: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形成农民工向城市转移的趋势,这是很自然的结构性问题。因此,这个问题就不能按传统思路解决。11年前,在宁夏等省区开始推行的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就是想解决这个问题。
现代农业的定位,是一二三产业的综合。现代化农业不仅要做第一产业,还要做第二、第三产业,构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随着农业全产业链的逐步推进,必然是一个与之相伴的专业化过程;而在专业化过程中,就必然有职业化的农民。
科技特派员到农村创业是一个系统工程。就是要把科技要素、金融要素、信息要素,带入农业生产经营中,与土地和劳动力要素合理组合,用企业的方式、工业的方式、第三产业的方式,以及市场的方式,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我们25万科技特派员,其实可以称为职业农民的先锋部队。
《科学新闻》:您刚才提到,来自社会的风险投资,可以为传统农业引入现代农业的管理方式、科技能力和信息化水平。对此,科技部有哪些具体的政策和措施?
张来武:现代农业的发展在经历早期科技风险期的时候,缺乏资本力量,缺乏一个为现代农业服务的金融体系。出于这种考虑,我们创办了“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就是为了解决农业科技创业队伍缺钱的问题。
我们鼓励一部分基金公司、投资公司以及法人特派员投资现代农业,加盟农村的金融服务体系、投资体系,形成专门服务于“三农”的第三产业,进而实现城乡统筹。
我们的想法是,通过举办“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把可转化的科技成果和创业团队聚集起来,与金融投资体系相结合,用科技金融方式推动科技创业。
从现在的进展来看,几十家企业都关心这个事,很多基金机构不请自来。我们就是要用投资的方式,金融方式推动现代农业。
《科学新闻》: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中,种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决定一个国家农业的竞争力和前途。在商业化育种中,科技部有哪些行之有效的举措?
张来武:随着农业科技越来越重要,人们意识到种子本身是农业丰收之母。无论是科学家、农民,还是农业生产服务体系,对于这一点都有共识,也做出了很大努力。
但当美国的孟山都和先锋这些跨国种业出现的时候,我们才意识到中国种业所面临的问题:我国种业发展仍旧处于初级阶段,商业化种业发展机制体制亟待改革完善。国内种子行业事企不分、公益性与商业性重叠,处于各自为政、小而散乱的现状。一方面院所和大学构成的重要科研力量技术推广不出去,另一方面种子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人才缺乏、研发能力弱、市场竞争力不强。
如何解决这个症结?首要是重构中国新型商业化种业体系,创建种业科技托管中心、创新商业化育种机制和模式、培育推动中国种业迅速做强做大的科技金融生态环境,创新驱动种业发展。
同时,我们的科技特派员其实也做了一定的探索。首先,科技特派员体系本身就是市场化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且在不断进步。其次,我们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使得种业使用方跟种业提供方短兵相接,从而互相促进种业进步。从微观和宏观层面上看,种业的进步是明显的,当然任务也还艰巨。
《科学新闻》: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转基因问题是个绕不开的话题。当前针对这一问题,可否请您谈谈看法?
张来武:从职能上来说,科技部负责战略性、引导性的科学技术研究,转基因无疑是绝对不能忽视的科学技术。转基因技术是生物技术的一个尖端技术,有带来农业革命前景的可能性,因此必须把它作为战略准备。
但是,一旦转基因技术进入产品,特别是主粮产品,则需要一个认知和准备过程。但一个趋势必须要看到: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在加大对转基因技术的关注力度。所以我们绝对不能被另外一种观点误导,认为转基因技术就是禁区,从而止步不前。
当前中国转基因产品的标识,很难让消费者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因此,在立法上必须严格制定规则,形成秩序。
需要明确的是,转基因技术与“分子技术运用到传统绿色农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把超级绿色稻都看成转基因作物是一种误解,充分利用分子技术不代表就是转基因。但我们无法停止人们对于转基因的争论,越是重要的事情,前期越要争论。■
《科学新闻》 (科学新闻2013年第10期 高端访谈)
|
||||
发E-mail给: | ||||
| 打印 | 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