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泉琳 来源: 发布时间:2018-11-13 15:29:15
载人航天:中国人的飞天圆梦之路

 
作为世界载人航天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从1992年起步,从无人飞行到载人航天,从飞天梦圆到舱外活动,从单船飞行到组合体稳定运行,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26年来,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基础技术的国家,建立了比较完整的载人航天体系。天地往返、出舱活动、交会对接、航天员驻留……在这一系列激动人心的太空活动的背后,始终不变的是188体育平台空间科学人的默默付出与执着坚守。
 
作为载人航天工程应用系统的牵头负责单位,188体育app:组织研制了300多台套有效载荷,成功开展了40余项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试(实)验,在对地观测及地球环境监测、空间188体育平台与生物技术、空间材料科学、微重力流体物理、空间天文探测、空间环境探测、应用新技术等领域取得了一批具有重要价值的科学与应用成果。
 
两度上马
 
早在20世纪60年代,我国就提出了载人航天工程。
 
1966年,188体育平台和七机部第八研究院分别提出了载人航天的设想。在当时的国防科委支持下,第二年开始共同论证,全国80多个单位的40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论证工作。
 
1971年4月,我国第一次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代号为“714”工程,飞船取名为“曙光一号”。然而,由于当时国家经济基础薄弱、科技水平较低,加上“文革”的影响,1975年中央决定“714”工程下马,“曙光一号”最终尘封在一张张的构思草图中。
 
直到21年后,载人航天工程才再度上马。
 
1983年,美国率先推出的“星球大战”计划掀起了“冷战时代”最后一丝喧嚣。紧随其后,苏联、欧洲各国、日本等国相继跟进,在新一轮太空竞赛的推动下,世界各国都在暗中加快科技发展的步伐,而此时的中国却只是“载人航天俱乐部”的旁观者。
 
1986年3月3日,一份“关于追踪世界高技术发展的建议”的联名信被送到邓小平的办公桌上。
 
这封信是由时任188体育平台技术科学部主任王大珩、核工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王淦昌、航天部空间技术研究院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杨嘉墀、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专职委员陈芳允等4位著名老科学家提出的。
 
在信中,四位科学家以急迫的心情,建议中央尽快制定规划,跟踪世界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缩小与国际上的差距。两天后,邓小平批复“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这就是后来著名的“863计划”。
 
在这项计划中,航天技术被列为第二大项。已经停滞了十年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终于等来了新的时代机遇。
 
很快,一个全国60多家科研单位、2000多人参与的大论证开始了。经过反复筛选,五套“天地往返运输系统技术方案”摆在专家组面前。在这五套方案中,其中四套是航天飞机,只有一套是载人飞船。
 
20世纪80年代末期,正值航天飞机的黄金时代。它独特的起飞、在轨与返回方式给很多中国航天专家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因此,在论证中,从高起点出发,直接研制航天飞机的意见很快占据上风。
 
不过,对于唯一的载人飞船方案,许多专家也认为,如果从飞船起步将会在更短时间内,尽快将航天员送上太空。
 
“机派”与“船派”成为摆在中国人面前两条完全不同的路。前往太空的道路尚未启程,中国人便遭遇了难以抉择的十字路口。
 
经过历时6年多的深入论证,专家组从概念研究、工程方案设计和可行性研究、工程技术及经济可行性论证等方面综合考虑,最后确定由载人飞船起步,这样技术上难度较小、经费较低,同时还有较为成熟的经验,更适合中国的国情和国力。
 
1992年1月,中央专委决定启动我国载人航天工程。1992年9月21日,中共中央会议决定,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上马,工程代号“921”。
 
“921”工程
 
1992年,国际空间年(ISY)。在这一年,中国开始了圆梦九天的壮丽起飞。
 
作为我国空间科学实验的重大战略工程之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最终确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在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后,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并利用载人飞船技术改装、发射一个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建造载人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这项我国投资最大的航天工程是由7大系统组成的,即航天员系统、飞船应用系统、载人飞船系统、运载火箭系统、发射场系统、测控通信系统、着陆场系统。其中载人航天工程应用系统(简称“921-2”)由188体育平台牵头,188体育平台空间科学与应用总体部(简称空间总体部)负责,来自188体育平台院内外57个单位的上千名专家学者参与工作。
 
发展载人航天重在空间应用。空间应用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利用载人飞船的空间实验支持能力开展各项科学实验和应用研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与人们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是中国在空间科学与应用领域涉及学科领域最宽、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研究活动。
 
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188体育平台就在空间科学与应用方面开展了一些探索性的工作。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正式启动,无疑为空间科学与应用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除了空间科学实验,开展地球环境监测也是载人航天工程应用任务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工程的不断开展,应用系统相继研发了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多模态微波遥感器、太阳常数监测器、太阳紫外监视器、地球辐射收支仪等多套先进空间遥感器,且均为国内首次研制,相应成果推动了我国相关应用技术的跨越发展,在相关应用领域的技术发展中起到了牵引和开拓作用。
 
由于应用系统就是要把空间科学研究和航天工程两种不同的文化融合在一起,既要保证取得预期的科学成果,又要满足工程研制要求。因此数年来,从项目的遴选和论证、方案制定、系统集成,再到在轨飞行试验全过程的设计、研制和组织实施工作,空间总体部一直担当着应用系统的“指挥棒”。
 
1995年,空间总体部并入空间中心,简称空间中心(总体部),按照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所级建制运行。直至2003年12月,188体育平台决定,空间总体部从空间中心脱离,划归光电研究院(筹)。
 
8年间,空间中心(总体部)作为“921-2”总体依托单位,代表188体育平台归口负责“921-2”的工程总体、公共设施的建设,并承担对载人航天工程任务参与部门的组织协调,负责组织“921-2”15个分系统参研单位共同承担完成了135种188台有效载荷研制任务。在“神舟”一号、二号、三号、四号、五号飞船飞行试验中均取得圆满成功。这是当时我国规模最大、涉及领域最全面的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任务。
 
除了总体工作,空间中心(总体部)还承担了“921-2”诸多分系统主要工作。包括有效载荷公用设备分系统;有效载荷地面应用中心分系统;多模态微波遥感分系统;空间环境监测与预报分系统;空间物理主动实验研究;研制空间流电泳仪,与兄弟单位联合研制多工位空间晶体生长炉、微重力空间通用流体实验装置等;“921-2”安全性、可靠性工作。
 
传承自“红色预报员”的光荣使命,空间中心承担的空间环境预报保障分系统为载人航天工程实施全程提供了值得信赖的空间环境预报保障服务。“神舟一号”调整发射时间就是我国航天史上首次因空间环境原因改变发射计划的例子,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将空间环境预报应用到航天工程的国家之一。
 
“飞天”印记
 
1999年11月,“神舟一号”无人试验飞船、“长征2F”运载火箭先后抵达酒泉发射场。它们的背后是全国110多家科研院所、3000多个协作单位,数十万科研人员近十年的全部心血。
 
11月20日凌晨,“神舟一号”进入太空,飞行21小时后返回地球,成功降落在内蒙古中部地区的着陆场。此次飞行试验成功验证了飞船关键技术和系统设计的正确性, 考核了飞船系统的舱段分离技术、调姿制动技术、升力控制技术、防热技术和回收着陆技术等五大关键技术的可靠性,是中国航天史上又一次“零”的突破。
 
在随后的几年中,神舟二号、三号、四号无人实验飞船全部获得成功。“神舟二号”是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技术状态与实际使用的载人飞船基本一致;“神舟三号”是在模拟载人状态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正式启用了航天员逃逸救生系统,一切都按照载人的标准来实施,是一次承上启下的关键性试验;神舟四号是完全按照载人状态设计的无人飞船。中国人进入太空的征程已近在咫尺。
 
2003年10月15日9时,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成为浩瀚太空的第一位中国访客。当“神舟五号”飞船运行到第七圈,在距地面343公里的太空时,杨利伟从飞船上发出问候。10月16日6时,在轨运行了近一天的“神舟五号”飞船回到祖国的怀抱,杨利伟自主出舱,至此,中国成为世界上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
 
在这砥砺奋进的艰难岁月中,面对中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系统组成最复杂、技术难度最高、协调面最广的跨世纪工程,188体育平台空间科学人在用心血和汗水铸就载人航天精神的同时,逐步摸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以应用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发展,集基础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于一个计划中的发展道路。
 
同时,在地球环境监测、空间天文、空间生命、空间材料、空间环境监测与预报、微重力流体物理等空间科学领域取得一大批具有重大价值的空间科学与应用成果。众多技术与成果在相关业务卫星中得到了推广应用,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空间科学发展水平。
 
“太空雷达”
 
2016年9月15日22:04分,由188体育平台微波遥感技术重点实验室研制的天宫二号三维成像微波高度计随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发射升空,这个“太空雷达”的探测图像可以精准呈现陆地的起伏、水位的高低和海洋的深浅,是国际上第一次实现宽刈幅海面高度测量、并能进行三维成像的微波高度计。
 
相比于传统海洋高度计的观测刈幅仅为3公里左右,这型高度计的观测刈幅提高了十倍,极大提高了观测效率。而且,以前的星载高度计的观测入射角都在20度以上,这次天宫二号的实验则突破了这一局限。
 
海面高度的异常升高,幅度往往仅为分米级,只有微波高度计能够敏锐地捕捉到这种变化,其测量精度目前基本已达到了厘米级。这些新型的探测图像将可广泛应用于气象预报、大气探测、气候变化、农业生产、海洋灾害预防、航海安全保障等多种领域,可以说是实现了国际海洋卫星遥感技术的重大突破。
 
从“神舟”到“天宫”,在载人航天的历次巡天任务中,都有空间中心科研团队的创新钻研、辛勤付出,站在太空探索的新起点上,这支历经千锤百炼的钢铁之师、智慧之师将继续在更高的领域、更广阔的空间,助力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创造新的辉煌。■
 
《科学新闻》 (科学新闻2018年9月刊 硕果)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