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记者 唐琳 来源: 发布时间:2018-11-13 15:29:15
| ||||
2018年5月28日,第十五届国际运控大会拉开帷幕。
展会上,一个以“空间科学卫星工程及其运控中心”为主题的展览,吸引了大量参展机构和人员的驻足讨论。
展览集中展示了我国空间科学先导专项(一期)科学卫星任务的基本情况、运行状态和初步科学成果,同时也向国际同行介绍了188体育app: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科学卫星综合运控中心(简称运控中心)的现有能力、技术性能和系统特点。
中国空间科学卫星工程的迅速发展和取得的丰硕成果在引发参会者们由衷赞叹的同时,也“勾出”了他们加深与运控中心双边和多边合作的强烈愿望。
地面支撑 服务多星
在空间中心为支撑空间科学先导专项、建设我国空间科学及其卫星工程项目而成立的众多机构之中,有一支团队显得格外与众不同。
它既要负责提供和发展地面运行系统总体技术,又要执行卫星的运行控制管理;既要协调、调度地面站接收科学卫星的数据,还要负责监视空间科学卫星及有效载荷的工作状态;既要汇集和分发空间科学数据,还要负责空间中心网络通信公共基础设施、空间科学卫星数据地面网络通信链路以及国际间网络通信链路的建设、管理与运行……
这支既要守护“地面”,又要仰望“星空”的队伍,正是空间中心运控中心团队。
“运控中心是空间科学卫星运行阶段的总体技术支持部门,它通过地面公共支撑系统支持空间科学先导专项科学卫星运行,可以说是科学应用系统与卫星之间的联系纽带。”空间中心副主任、地面支撑系统总师兼总指挥、运控部部长邹自明告诉我们。
邹自明提及的地面支撑系统,主要负责科学卫星有效载荷在轨运行管理、科学数据的接收和预处理,科学数据的统一管理、永久归档与长期发布,并为各个卫星的科学应用系统提供公共的支撑服务。
可以说,地面支撑系统既是支撑科学目标实现和科学成果产出的服务平台,也是联系全球空间科学界和公众的通道以及开展国际合作的窗口,更是我国在空间科学发展方面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十二五”期间,地面支撑系统出色地完成了空间科学先导专项(一期)4个卫星工程任务的在轨测试和长管运行工作,做到“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确保了各卫星任务安全、可靠、高效运行,有效支持了各卫星任务的科学产出最大化。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面对“十三五”期间卫星任务多、责任重的情况,运控中心将继续坚持“利用现有基础、立足长远目标、匹配任务需求、适度超前发展”的建设原则,预先布局并突破若干卫星地面运管新技术,打造国内外领先的地面支撑系统,继续为更多空间科学卫星提供强有力支撑。
运控数据 并驾齐驱
其实,在运控中心这支联合大团队下面,又包含两个分支队伍,即卫星运控技术实验室(简称运控室)和数据网络技术实验室(简称数据室)。它们就仿佛运控中心的左膀右臂,共同扛起了地面支撑系统这一重任。
运控室是空间科学系列卫星在轨运行阶段运行管理和总体技术支撑责任部门,也是发展卫星运控技术的主要力量。它既要通过空间科学任务中心的研制和运行,实施空间科学卫星在轨运行管理;也要通过虚拟智能运控技术研究,带动空间技术创新。
“运控室是确保空间科学卫星在轨安全、可靠、高效运行的主要责任部门,是科学用户与卫星之间的纽带,是实现科学目标最大化的基本保障。”邹自明介绍。
“十二五”期间,在空间科学先导专项(一期)任务的支持下,运控室建成国内一流的空间科学任务中心,具备了科学卫星任务在轨运控分析与决策支持能力、任务规划与计划指令编制发控能力、任务态势展示与状态监视能力、远程科学运行服务能力,为多个科学卫星任务的在轨运行管理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支持。
邹自明介绍,面向“十三五”,运控室将开展6个新增空间科学卫星任务的系统研制,并根据卫星任务的特点,在“多星协同规划”和“智能运控”等方面优化空间科学任务中心。
成立于2004年的数据室目前拥有一支具备空间物理、空间天文、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通信与信息技术等多个专业背景的稳定人才队伍,团队成员平均年龄不足35岁,可以说是一支朝气蓬勃、团结奋进的创新研究队伍。
近年来,数据室将主要研究方向聚焦于日地空间大数据处理与应用技术,包括处理资源动态规划与智能分配、多源数据产品融合、数字空间引擎、物理量关联挖掘与因果分析、事件特征指标发现与快速识别技术等,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
“十二五”期间,数据室承担了空间科学先导专项地面支撑系统建设任务,研制形成覆盖一套集卫星科学数据实时处理、快速可视、存储管理、归档发布和永久保存为一体的数据全生命周期业务系统,建成了我国首个空间科学卫星数据中心,圆满支持了空间科学卫星在轨运行任务。
集智攻关 保驾护航
由于运控中心研制的地面支撑系统具有多星多任务的特殊性,这也意味着团队不得不面临着诸多从未遇到过的荆棘与坎坷。而这些难题,是团队上上下下一早就已经有所觉悟的。
比如,在空间科学先导专项任务中,由于研制进度等原因,各颗卫星的发射时间相对集中。因此,地面支撑系统就不得不面临同时开展几颗卫星的研制、在轨测试和运行管理的局面。这就要求系统必须具有同时支撑多星的能力,并且也对技术系统、人员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些问题无法回避也不能回避。对此,运控中心团队迎难而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系统业务软件进行有效、合理的调整,采取“基础平台框架+各卫星专用软件”的体系结构,从而确保了对每颗卫星只需将部分软件进行适应性完善即可进行支撑。
也就是说,今后不必再大规模地重新建设支撑系统,仅需做适应性的扩建即可遂行新任务,可谓是一劳永逸。“整个系统具备多任务功能,支持多星,并可对未来任务进行扩展。同时,在人员和管理方面也可进行针对性训练。”邹自明表示。
运控中心团队的每一名成员,在整个地面支撑系统建设过程中,都用切实的行动与默默无闻的付出,践行着自身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彼时,地面支撑系统所在的怀柔园区工作环境尚未达到理想状态,堪称一个“大工地”。适逢6 月,天气极其炎热,由于供电无法满足需要,所以园区只能保证为设备开启空调,而无法为工作人员提供空调。异常闷热的房间,加之新装修的房间和新家具带来的刺鼻味道,工作环境的艰苦可见一斑。可就是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没人叫一声苦,没人说一句累,大家凝心聚力,克服困难,认真工作,最终保障了系统联试任务的顺利完成。
这些故事无法不令人动容。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正是得益于这支肯吃苦耐劳,又扛得住压力的队伍长期以来坚持不懈的付出,中国空间科学才拥有了如今这一国内领先的地面支撑系统,保障了空间科学卫星任务顺利实施并取得重大的科学回报。■
《科学新闻》 (科学新闻2018年9月刊 匠心)
|
||||
发E-mail给: | ||||
| 打印 | 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