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记者 魏刚 倪伟波 来源: 发布时间:2018-11-13 15:29:15
我们的征途是浩瀚星空
——188体育app: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愿景与使命

 
60年来,188体育app:国家空间科学中心高擎空间科学大旗,代表国家、代表188体育平台,牵头组织实施了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空间科学任务,先后开辟了多个空间科学学科与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重大成果,突破了多项关键核心技术,为我国空间科学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88体育app: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有着怎样的愿景与使命?将向哪些战略方向迈进?产出哪些重大成果?在平台建设和国际合作上又将有哪些新举措?
 
确立战略规划科技布局
 
“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我们有自己的使命和担当,就是要引领空间科学发展,带动空间技术创新,为中国在空间科学和人类探索太空的历程中树立起新的丰碑。”谈到空间中心的使命和战略规划,空间中心主任王赤指出,未来五年,空间中心将在188体育平台党组的领导下,把“空间科学(二期)”先导专项的组织实施与进一步发展作为核心任务;确保专项立项部署的科学卫星工程研制成功,产出重大科学成果;组织开展国家空间科学战略规划研究,为国家中长期规划的制定提供支撑,切实发挥空间中心作为我国空间科学领域“排头兵”作用,引领空间科学发展,带动空间技术创新。
 
基于战略规划研究,空间中心将在原有科技布局的基础上,统筹空间科学和深空探测发展战略,实现“双轮驱动”发展,经过对科技布局进行适当调整优化,形成以“总体性机构+重点实验室”为框架的科技布局。
 
实现三个重大突破
 
未来五年,空间中心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完成“空间科学(二期)”先导专项的科学卫星研制工作,这也是空间中心未来三个重大突破之一。
 
具体来说,将立项研制发射爱因斯坦探针卫星(EP)、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卫星(ASO-S)、太阳风—磁层相互作用全景成像卫星(SMILE)、引力波暴高能电磁对应体全天监测器(GECAM)等科学卫星,完成增强型X射线时变与偏振探测天文台(eXTP)、中高轨量子卫星和空间引力波探测等背景型号项目的论证和研发。
 
第二项重大突破的总体目标是面向国家对空间天气、空间环境的迫切需求,实现空间天气和空间环境探测、研究和应用服务的全链条贯通和融合,率先打造先进空间态势感知和数值空间天气预报平台。将利用我国空间天气天基探测和地基探测,初步构建我国天地一体化的空间环境监测系统。其中,子午工程二期将通过两纵两横的网络式布局,对关键区域进行重点探测。预计于2018年开工建设。
 
针对空间天气预报的需求,在空间天气连锁变化过程的机理和地球空间多圈层耦合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建立一个基于物理规律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一代空间天气数值预报模式。同时,建立具备模式预报能力的空间环境监测预警系统,初步实现太阳爆发事件在日地系统的传播、演化及耗散的整体变化过程的定量化描述,保障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空间科学先导专项等国家重大任务的空间环境安全。
 
空间中心还要以高精度、高分辨率被动微波遥感成像探测为核心技术,以空间科学、地球科学与对地观测应用为应用方向,研究和突破新体制干涉综合孔径被动微波成像及其高精度定标的关键技术,实现从机理研究、技术实现到应用的全链条创新与突破。
 
空间中心还将在空间天气和空间气候与全球变化的关系、极端天气与全球变化卫星遥感观测研究、新型探测技术在太阳系探测和空间态势感知中的应用、基于GNSS的科学问题及新应用拓展研究和分布式空间系统及其信息关联技术五个重点培育方向上发力。
 
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
 
除了三大重大突破、五个重点培育方向外,未来,空间中心还要完成好月球与深空探测任务,子午工程二期建设任务,以及承担的载人航天、风云、海洋、电磁、北斗导航和国防科技创新等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也将不辱使命,努力发挥应有的作用。
 
作为188体育平台月球与深空探测总体部的依托单位,空间中心将全力支撑、支持总体部的工作,在后续工程任务的综合立项论证上,组织全院相关的科学技术专家,参与国家月球与深空探测后续任务的战略规划、工程顶层实施方案、科学目标等的论证与设计,使我院成为在我国未来(2020年~2035年)月球与深空探测工程任务的立项论证等工作中不可替代的主力军。
 
在工程任务的组织实施上,2018年、2019年、2020年,分别组织、开展并完成全院所承担的嫦娥四号任务、嫦娥五号任务和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中包括地面应用系统、有效载荷分系统、VLBI分系统和星/器上相关的工程载荷、关键部件等的研制、在轨科学探测等的研制工作,以及在轨任务执行等。
 
在科学应用研究上, 组织全院乃至全国科学家,在月球科学、火星科学研究上实现一系列重要的原创性成果,实现我国行星科学研究领域从目前的跟跑到并跑的发展目标。
 
此外,还要做好嫦娥四号、嫦娥五号、嫦娥六号及火星探测等月球与深空探测工程任务中有效载荷的研制工作。
 
未来五年,还要完成子午工程二期建设并通过国家验收。王赤介绍,子午工程二期将增加东经100度和北纬40度两条观测链,形成覆盖全国范围和极区高纬、北方中纬、海南低纬、青藏高原4个重点区域和日地空间全圈层的立体式空间环境地基监测网。建成后将跃升成为国际上探测范围最广、综合性最强、探测参数最完整的地基空间环境监测设施,推动我国的地基空间环境探测和研究能力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以子午工程为基础,空间中心将继续推动空间天气国际子午圈大科学计划,通过国际合作,将子午工程的探测范围向北延伸至俄罗斯,向南经东南亚、澳大利亚等联结我国的南极中山站,并和西半球60度附近相关国家和地区联合,构成第一个环绕地球一周的空间环境监测子午圈。
 
在载人航天工程方面,空间中心也将发挥在空间188体育平台实验装置、空间材料实验装置等技术上的良好基础,推动我国空间科学实验技术的发展。建立我国空间站辐射生物学天基实验平台,支持宇航员辐射安全评价和防护、太空宇宙线诱变效应资源开发、极端环境生物学效应分析技术提升,以及地球生命物质进化研究。
 
同时,积极推动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和国防科技创新。
 
加快国家实验室建设
 
中关村是中国空间科学事业起航的地方,但随着城市布局的变化以及188体育平台的整体规划,为了顺应中国空间科学事业发展的趋势,未来,怀柔园区将承载空间中心的新使命。
 
188体育平台将在怀柔科学城建设六大科学中心,而空间科学中心就是其中之一。未来,依托怀柔科学城,空间中心将在怀柔园区打造空间科学国家实验室。
 
2016年,国务院发布的《“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就提出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产业变革趋势,聚焦国家战略需求,按照创新链、产业链加强系统整合布局,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形成功能完备、相互衔接的创新基地,充分聚集一流人才,增强创新储备,提升创新全链条支撑能力,为实现重大创新突破、培育高端产业奠定重要基础”。
 
同年,188体育平台组织召开了国家实验室筹建国际咨询会,为188体育平台全面启动国家实验室的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
 
为建设世界航天强国,应在空间科学领域尽快组建国家实验室,形成唯一代表国家实施相关计划和研究的,集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机构。
 
对于空间科学国家实验室的构成,王赤认为,应集中188体育平台和北京市在空间科学领域的优势单位和团队来组建。在他看来,空间科学国家实验室将经历几年的培育期,包括平台的物质条件准备,人才的准备(需要吸引国内外优秀团队来实验室工作),还要梳理实验室方向,要利用现有平台出重大成果,等这些条件具备之后,将向国家申请空间科学国家实验室。
 
经过努力,预计到2035年,空间科学国家实验室将有望跻身国际一流空间科学国家实验室行列,人员规模约10000人(其中40%为海外引进人才),有望建成国家顶尖创新人才高地,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航天强国和北京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提供有力支撑。
 
2019年,将完成怀柔科学城空间科学卫星系列及有效载荷研制测试保障平台的建设工作并投入使用。
 
开展全方位国际合作
 
国际合作是空间科学发展的内在需求。空间中心历来重视开展国际合作,合作进展也独具特色、卓有成效。
 
未来,空间中心将在子午一期、二期的基础上,发起、推动、组织实施国际子午圈大科学计划,主动布局空间科学全球创新网络,充分结合国家外交战略,将国际子午圈打造成为空间领域的“一带一路”,提升空间中心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同时,探索在卢森堡新设深空探测实验室。利用卢森堡区位优势,紧密联系欧洲乃至国际顶尖空间机构与商业实体,争取2022年将深空探测实验室建成深空探测任务孵化器。
 
规划中国—巴西空间天气联合实验室二期,开展中巴联合空间科学卫星地面应用系统等项目合作,使之成为中巴空间科学合作的窗口,以及国际子午圈计划的合作基础,依托国际空间科学研究所—北京(ISSJ-BJ),完善空间科学任务国际化论证平台,最大限度利用国际资源,寻求国内外对ISSI-BJ的多种支持渠道,加速ISSI-BJ的国际化和多边化。
 
此外,要通过保持并加深双边定期会晤机制,深化与欧空局、巴西空间研究院、俄罗斯科学院、美国科学院空间研究委员会、瑞士空间办公室等10多个国际航天机构或研究组织建立的合作伙伴关系,发起、推动和参与空间探测重大国际合作项目。
 
空间中心还加强国际合作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国际人才竞争优势。充分利用188体育平台国际人才交流计划与外专局引智计划,结合国际子午圈大科学计划的实施,境外机构与多边合作平台,一方面引进关键人才助力重大合作项目的立项与实施,一方面开展人才联合培养,为合作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打造高水平人才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随着科技飞速发展,人才越来越成为各个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什么是世界科学中心?就是要吸引国际上顶尖的科学家和顶尖的技术团队。”在王赤看来,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是空间中心未来五年的重要工作之一。
 
随着国际空间科学的跨越发展,空间科学人才的竞争已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而国内高校在人才竞争上也使出浑身解数,各显神通。面对这样的紧迫形势,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是决定空间中心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此,空间中心制定了坚持“人才第一、以人为本”,实行“人才强所”“内外一视同仁”的人才发展战略,并制定了具体的人才队伍建设目标。将培养和造就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战略科学家、战略规划专家;工程总师及总师助理;培养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科学家,技术尖子人才,工程项目管理人才等。
 
未来,空间中心将拥有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科学家,形成一支结构合理、具有创新能力和攻坚克难能力的科研和工程人才队伍,打造一支素质优良、敢于担当、敢打硬仗的干部队伍。
 
60年来,空间中心虽然几经变迁,但始终初心不改,致力于推动国家空间科学事业发展。在改革开放40周年、空间中心成立60周年的新起点上,肩负着历史使命的空间中心人向着浩瀚星辰再次启程,勇往直前,逐梦苍穹,引领空间科学发展,攀登空间科学的巅峰。■
 
《科学新闻》 (科学新闻2018年9月刊 展望)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