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席亮 魏秀 李雪 来源: 发布时间:2018-7-3 11:42:43
让院士科普成为科普之翼的“翼尖”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高度重视科普是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中一以贯之的理念。 “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是实现科技腾飞的两翼”“坚持把抓科普工作放在与抓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等一系列重要论断,对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我国科普事业繁荣发展、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都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科技创新不仅呈现出加速推进和深度融合态势,而且广泛渗透到社会各个方面并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伴随而来的科技新名词层出不穷,有时想理解它们的含义以及对未来生活的影响,却很难找到权威而又通俗的阐述,专业色彩很浓的概念和公式总是让人云山雾罩。
 
科学不应该仅是小部分人讨论的科学,更应该是整个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科学。在学科日益细化的今天,任何人都有知识盲区,而科普的作用就是要尽可能共享信息,弥合认识偏差。
 
乘过飞机的人会发现,飞机机翼的最远端是翘起的,它的专业术语叫“翼尖”。虽然翼尖的大小相对整个机翼而言微不足道,但是它在降低飞行阻力、提高机翼效率、改善操纵特性等方面发挥着奇效。院士群体作为我国科技界的优秀代表,坚持学为人师,行为示范,虽然人数仅占我国R&D人员总数的0.2‰左右,但是因其能够在科普中产生巨大的带动、凝聚和辐射效应,因此使院士科普当仁不让地成为科普之翼的“翼尖”。
 
独特作用
 
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勒庞研究指出,当个体形成群体时,会通过彼此的情绪感染,使个体行为方式与独处时相比大相径庭,人们会非常容易接受群体的意见和想法,并盲目模仿群体中其他人的行为和态度,因此群体行为的重要心理特征之一表现为崇尚权威。
 
德国公共行政学创始人韦伯认为,适当的权威能够消除混乱、带来秩序。而在某一领域具有深厚造诣的院士正是魅力型权威的典型。对于科学问题,包括院士在内的科学家才是掌握最终话语权的权威“发言人”。
 
科普的定义众说纷纭,恰恰反映了科普具有内涵丰富的特点。在内容上,科普既要介绍科学知识和方法, 也要讲明科学思想和精神,既要告诉科学的正面意义,也要讲清科学的负面影响;在形式上,科普是与公众的平等交流对话,公众可以接受,也可提出质疑甚至拒绝。同时,反科学和伪科学这对“孪生兄弟”一直与科学形影不离,这就要求科普工作者必须对现代科学有深刻的理解,具备较高的科学素养和较强的沟通交流能力。
 
众所周知,院士群体知识积累系统而广博,科学理念成熟而严谨,科学素养全面而深厚,这是他们不断取得创新成果的基础,也是将“高端科研科普化”的最佳人选。
 
实践借鉴
 
举办科普讲座一直是院士科普的主要方式,“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团(以下简称巡讲团)就是一个成功范例。
 
巡讲团是由188体育平台学部发起,由188体育平台、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工程院、中国科协共同主办的高层次公益性科普活动,重点围绕科技发展历史回顾、科技前沿热点探讨、科学伦理道德建设、科技促进经济发展和科技推动社会进步等主题,邀请院士专家进机关、学校、企业作科普报告。
 
巡讲团自2002年启动以来,十五年间已举办各类报告1800余场,院士参与近1500余人次,形成了“科学思维与决策”“院士专家视频讲座”“院士与中小学生面对面”等一系列子品牌和共建品牌,对于科学亲近公众,公众理解科学,促进公众科学素质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了各界受众的热烈欢迎。
 
创作科普著作一直是院士科普的优良传统。许多院士的科普作品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便已蜚声中外,比如李四光的《地质之光》、竺可桢的《向沙漠进军》、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华罗庚的《统筹方法》以及苏步青的《漫谈数学》等等,均凝聚着老一辈院士的辛勤汗水和对科普事业的关爱。
 
进入新世纪后,由188体育平台学部与工程院等单位联合出版、百余位院士参与撰写的四辑100册《院士科普书系》,成为首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的科普著作,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自此,以院士参与创作为代表的各类优秀科普著作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涌现。
 
比如,115位院士担任编委的第6版《十万个为什么》让经典得以延续,张景中院士所著的《教育数学丛书》《数学家的眼光》《好玩的数学》等屡获国家科技和科普类大奖,潘家铮院士所著《偷脑的贼》等科幻作品深受读者喜爱,欧阳自远院士所著《奔走天地间》《再造一个地球》等让公众对探索太空充满遐想……一系列科普精品力作的推出为公众奉献了一场场科学知识盛宴。
 
纵观国外科技发达的国家,进行科普创作早已成为著名科学家的习惯,许多举世公认的科普类世界名著皆出自名家之手。比如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爱因斯坦的《物理学的进化》、法拉第的《蜡烛的故事》、别莱利曼的《趣味物理学》等在国外几乎家喻户晓,影响了几代人的成长。
 
启示建议
 
党的十八大以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国家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一系列举世瞩目的创新成果相继问世。与此同时,我国科普事业发展兼程并进,越来越多的公众体会到了科学的乐趣,触摸到了科普的温度。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在科普领域中已经表现为人们对科学知识的多样化需求和科普事业自身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最新一次的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为6.2%,虽然这一数字在逐年上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小差距。2017年发布的首部《国家科普能力发展报告》研究显示,2015年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为8000多万,而科普人员只有200多万。在这些科普人员中,仅十分之一为专职,且多属体制内人员。广大科技工作者中真正从事科普工作的人员比例依然很小,尤其是具备良好科学素养和专业知识的专职人才非常紧缺。另外,我国科普作品虽然在整体上有了较大的提升,但好的原创作品仍然较少,供给侧乏力、形式单一和普及程度低等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性改变。
 
院士群体在学术上拥有权威性,在社会上具有知名度,发挥他们在科普中的独特作用势必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提升全民科学素养,既要营造全社会主动探求科学知识的氛围,也要鼓励院士们积极支持和投身科普,助力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发挥院士科普在科学共同体和科技界中的示范引领效应。对科普的差异化需求决定其形式和内容必须因人而异,规模化和层次化的科普队伍是科普事业发展的基础。院士称号是国家在科技方面的最高学术荣誉称号,每一位院士都是某一领域的一面旗帜,具有很强的队伍凝聚力、学术影响力和人格号召力,既能吸引年青人加入到科研行列中,同样可以传递科普理念,动员更多人参与到科普工作中。院士无论是现身说法还是著书立说,都会产生倍增效应。
 
但是院士人数和精力毕竟有限,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任务繁重,经常有心科普却分身乏术。从现实和长远来看,院士直接参与科普不如带动一群人共同行动。因此,院士们既要以身作则更要呼吁倡导,不断提升周边科技工作者的科普意识和能力,让“做科普也是做科研”的理念和社会责任感更加深入人心,同时还要注重发挥退休院士和资深院士投身科普的特殊作用。
 
发挥院士科普在重大科技热点事件中的科学权威效应。社会热点是公众关注的焦点,迎合公众需求,围绕科技热点开展科普是一条捷径。
 
事实表明,公众对社会热点问题背后科学真相的了解比平常更加迫切,对相关科技知识兴趣更加浓厚,这正是开展科普的大好时机,如果能够因势利导进行科普必定会取得奇效。从近些年引发谣言的社会事件来看,院士们公开发声释疑的相对偏少,反而是一些别有用心的“大师”趁机跳出来唱主角,混淆公众视听,让原本简单的科学问题变得扑朔迷离。根据前述中关于群体行为的心理特征表现,在社会热点问题爆发后,作为权威科学家的院士群体,无论是从责任还是道义上,无论是以个人名义还是以科学共同体名义,都不能选择沉默或逃避,要有不惧流俗的勇气并敢于发出理性的声音,做真正的“意见领袖”。
 
发挥院士优质科普资源与新媒体传播深度融合效应。科普实质上就是科学传播,而科学传播则必须依靠媒体才能达到更好效果。传统媒体受到时空容量和形式的局限,导致传统科普在知识深度与广度上受到制约,这也是长期以来院士科普只能“墙内开花墙内香”的重要原因。
 
进入互联网时代,伴随着媒体形态的极大转变,新媒体能够打破时空限制,实现知识的无限扩充。在新媒体环境下,将图、文、声、像等多种符号汇聚整合为多媒体形式,可以让受众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方面更直观地接受科普信息。
 
这就要求院士群体一方面要主动适应科学传播新常态并不断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同时将院士科普插上互联网的翅膀,为全社会提供优质共享的科普资源,利用信息技术深挖院士科普的存量和增量价值,让有限资源发挥最大效益。这既是大势所趋,也是新时代科普事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作者单位为188体育app:学部工作局)
 
《科学新闻》 (科学新闻2018年6月刊 科学传播)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