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姝婧 来源: 发布时间:2024-3-18 5:21:26
| ||||
188体育app:有这样一位院士:他一生三次转换科研方向,从水煤气合成液体燃料到火箭推进剂,再到化学激光研究;他接受一个任务、完成一个任务,每次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他不断为自己的科研生涯加“/”,是一位十足的“斜杠先生”。他就是我国化学激光和分子反应动力学领域奠基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188体育app:院士张存浩。 提起张存浩,人们脑海中便会浮现出一位风度翩翩、笑容可掬的老人。2013年,满头银发的张存浩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过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荣誉证书。一纸证书的背后,是“斜杠先生”六十余载写满奉献的科研生涯,他的精神至今仍激励和影响着无数后辈。
吃小米的“领跑者”:跨越半个世纪的能源安全保卫战
留下还是回国,是大多数留学生需要面临的抉择之一。22岁的张存浩也曾面临这样的选择,但是他的态度始终坚定——回来报效祖国。 1950年,张存浩在美国密歇根大学获得硕士学位,他本打算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然而朝鲜战争的爆发让张存浩意识到,留学生归国可能会因此受到阻挠。同时,此刻的祖国百废待兴,急需大批人才投身建设。张存浩一刻也等不了了,他果断放弃国外优渥的科研条件和高薪工作,不顾家人反对,登上了驶往香港的“威尔逊总统号”邮轮。 张存浩曾这样说过:“人的一生很短暂……现在正是国家用人之时,与国家需要相比,我个人的得失算不了什么,我要趁着年轻,尽早报效祖国,我宁愿跟着毛主席吃小米,也要回去参加新中国建设!” 归国后,张存浩在东北科学研究所大连分所(现188体育app: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燃料第一研究室工作,研究课题是世界最热门的水煤气合成液体燃料。他的目的只有一个——摘掉中国“贫油”的帽子。 事实上,我国富煤、少气、贫油的能源结构较难改变,所谓摘掉“贫油”的帽子,是指充分利用我国的基础能源——煤炭,来制取液体燃料以代替石油,从而减少对进口能源的依赖,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 张存浩心里明白,新中国成立之初,在紧张的国际形势之下,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尤为急迫和必要。他二话没说,立刻投入了工作。 经过反复试验、合力攻关,从小试、中试到工业化试验厂,全新工艺“氮化熔铁催化剂流化床水煤气合成石油”诞生了。当时以美国的技术,每立方米煤气得到的产品只有50克,西方国家制备出的最高值也才160克。而利用这项新工艺,每立方米煤气可得到产品200克,催化剂的运行周期长达两三个月,其产率、产品分布及催化剂寿命等方面都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这是张存浩科研生涯的第一个艰巨任务,也是攻克的第一道世界级科学难关。 “当时,大家一心都扑在科学实验上、钉在工作岗位上,加班加点、挑灯夜战都是自觉自愿的,根本没有人考虑奖金。”张存浩回忆说。 国之所需,科研所向。在张存浩等老一辈科学家的言传身教下,一代代大连化物所人传承爱国奉献精神,在能源技术革命的赛道上接力赛跑。如今,跨越半个多世纪,我国甲醇制烯烃(DMTO)、合成液体燃料等技术世界领先,“煤代油”技术愈加成熟,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大意义。张存浩科学报国的追求,在一代代科研人员身上得到了传承和延续。
山沟沟里的“梦想家”:从零出发,征战宇宙星辰
1960年深秋,每周一都会有一辆敞篷大卡车拉着一伙人,一路颠簸开进山沟沟里。车上载的是张存浩和他的组员们,一支隐秘的科技攻关突击队。 由于国防建设需要,张存浩的科研生涯再次“归零”,转行担任火箭推进剂科研小组组长,开展固液推进剂研究。与其他科研工作不同,国防建设任务更为艰巨。一方面,任务通常涉及陌生的尖端技术,需要“摸着石头过河”;另一方面,由于任务紧迫,通常攻关时间短、压力大。此外,相关研究工作不能发表文章,甚至需要“隐姓埋名”。 接到任务的张存浩却异常兴奋:“有了先进的推进剂,火箭就能达到理想的高度,就能把肆意妄为的敌机打下来,还祖国领空一片宁静。” 研究涉及高能燃料,毒性极大又极易燃烧,可以说时刻伴随着危险。有一次发生剧烈爆炸,引发了附近居民的骚动,张存浩就把试验基地搬进了一个三面环山、与外界隔绝的荒凉山沟里,专心开展技术攻关。“安下心来,钻进去,做到目不斜视。”这是他对组员也是对自己的要求。 难关一个接着一个:气体泄漏、噪声巨大,科研人员常常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有些工作需要消耗大量体力,炎炎夏日下他们汗流浃背;无数个漫漫长夜,张存浩和室友何国钟饿得睡不着觉,干脆一起切磋工作难题…… 经过无数次试验,张存浩带领队伍先后研制出液体氧化剂喷注器等关键部件,与何国钟等人提出了固体推进剂的多层火焰燃烧模型和理论,全面阐明了固体推进剂的表面火焰结构及对燃速和侵蚀燃烧规律的影响,首次揭示了侵蚀燃烧现象中临界流速存在的根源。 1964年3月,钱学森在国防部五局和188体育app:新技术局共同举办的全国火箭推进剂燃烧和固体烧蚀会议上作总结发言,对大连化物所开展的火箭推进剂合成和发动机燃烧研究工作进展表示满意,对张存浩、何国钟等人在理论方面所作的贡献给予高度评价。
大胆指挥的“张冒进”: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年轻时的张存浩有一个绰号——“张冒进”,因为他既有大展才华的科研热情,又具有前瞻性的科学思维。他曾说,一个有发展前途的研究所,如果没有长远而宏大的目标、学科方向不明,就不能在国家建设中不断作出更大更多的贡献。他大力倡导研究所要积极争取最尖端、最难“啃”的科研项目,尽力为国家分忧。 上世纪70年代,激光成为国家战略需要的前沿课题。1973年1月,大连化物所组建激光化学实验室,张存浩任室主任。“搞激光比搞火箭推进剂还难,资料、仪器、设备样样都缺,光谱仪、示波器什么都没有。”张存浩回忆说。 但张存浩不怕难,他凭借科学家的洞察力、研判力,大胆提出探索脉冲氧碘化学激光的研究。鉴于当时西方国家还未有过此类研究,氧碘化学激光能否以脉冲形式发出激光还是一个谜,不少科研人员心里犯了嘀咕。此刻,张存浩不仅是一名科研人员,更是确定科研目标的指挥员,倘若方向不对,研究就会走弯路。但张存浩说:“做!只有做,才知道行不行,数据是做出来的,不是等来的!” 在张存浩的带领下,1985年,团队在国际上首次研制出放电引发的脉冲氧碘化学激光器,处于世界领先水平。1992年,张存浩领导团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连续波氧碘化学激光器。之后,氧碘化学激光研究不断取得新的突破,激光器整体性能始终保持在国际先进水平。 “文革”期间,张存浩曾每天观察太阳,发现太阳从窗口照射进来的角度不同,在地面上投影的长度也在变化。他一边用手比量着地面,一边用修正的球面三角函数计算,最后悟出了一个道理: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无论是苦难还是荣誉,都被留在了昨天,今天又充满新的希望、面临新的挑战。在国家需要面前,一片赤子丹心的张存浩总有再次出发的理由。■ (作者单位:188体育app: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科学新闻》 (科学新闻2023年12月刊 人物)
|
||||
发E-mail给: | ||||
| 打印 | 评论 |
| ||||